歷史文章列表

自3月7日零時起,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10天

2022-02-25 11:4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自今(2022)年3月7日零時起,研判為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10天。 指揮中心說明,為與國際接軌並兼顧維持國內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及有效控管風險,經評估國內疫情狀況及參考國際防疫措施,調整密切接觸者相關措施如下: 一、 居家隔離天數為10天,以最後接觸日為第0天,開始計算居家隔離至滿10天(非以匡列日計算),隔離期滿前檢驗陰性者,解除隔離,並自第11天起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 二、...

自3月7日零時起,入境居家檢疫天數縮短為10天

2022-02-25 11:3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表示,為兼顧維持國內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及有效控管風險,經評估國內疫情狀況及國際防疫措施開放情形,宣布春節檢疫專案實施期間再延長至今年3月6日(航班表定抵臺時間)止,相關措施均維持專案規定;並自今(2022)年3月7日零時起(航班表定抵臺時間)入境居家檢疫天數縮短為10天,相關措施調整如下: 一、檢疫天數及場所: (一) 居家檢疫天數為10天,入境日為第0天,並自第11天起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 (二) 以自宅或親友住所1人1戶為原則。如家戶無法符合1人1戶檢疫條件,須入住防疫旅宿完成10天檢疫。 (三)...

3月1日起調整醫院探病管理措施,北北桃高以外縣市醫院有條件開放探病

2022-02-25 11:38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趨於穩定,衡酌醫療機構防疫安全及民眾探病需求,自本(2022)年3月1日起調整醫院探病管理措施,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的醫院除例外情形之外,維持禁止探病;其餘縣市的醫院有條件開放探病。指揮中心說明如下: 一、探病規定: (一)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的醫院除例外情形之外,維持禁止探病。例外情形包括病人實施手術、侵入性檢查或治療等,須由家屬陪同,或基於法規需要家屬親自簽署同意書或文件;或急診、加護病房或安寧病房等特殊單位,因應病人病情說明之需要;或其他因病患病情惡化、醫療處置需要或其他特殊原因等情形,經評估有必要探病

國內近期發生多起外籍移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群聚事件,疾管署籲請民眾避免生食生飲,注意飲食衛生,降低感染風險

2022-02-18 11:37
疾病管制署今(15)日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今(2022)年2月15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本土病例達28例,相較去(2021)年同期(11例)顯著增加;進一步分析發現其中18例為泰籍移工,分別為桃園市10例、臺中市3例、臺南市2例及新北市、彰化縣與南投縣各1例。經疫情調查發現,多數病例具有生食習慣,例如攝食可能受汙染的肉類(牛肉或豬肉)等。 疾管署呼籲,民眾務必落實正確洗手及注意飲食衛生,處理食材時應將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生食生飲或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餐點,聚餐共食時應使用公筷母匙。該署並建議無A型肝炎保護性抗體者(A型肝炎IgG抗體檢驗陰性),可前往醫療院所自費接種2劑A型肝炎疫苗

指揮中心重申接觸者匡列原則及居家隔離採1人1室措施,必要時可送集中檢疫所隔離,籲請民眾務必配合相關規範

2022-02-04 11:36
鑒於近日本土COVID-19個案多具社區活動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再度說明接觸者匡列原則,亦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如未被匡列但疑有可能接觸,主動篩檢。 指揮中心指出,如有COVID-19確診個案,地方政府衛生單位人員即會依據相關作業流程前往執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匡列,以釐清相關活動史與接觸者,必要時由警政單位協助調查個案活動軌跡。衛生單位針對確診個案於可傳染期間參與之各項活動,皆會進行詳細疫調,並依接觸時間及有無適當防護之條件等,評估所有可能接觸人員感染風險後,進行接觸者名單匡列,並通知該等人員依循衛生機關規定執行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或自我健康監測等各項防疫措施。 指揮中心表示,

鑑於帛琉近期疫情快速上升,1月25日起提升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

2022-01-28 11:3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帛琉近期疫情快速上升,近7日每日平均確診數72例,累計651例確診,另昨(24)日公布2例自帛琉境外移入個案。抵帛之美國CDC專家推測可能為感染Omicron株,評估未來一至兩週應為疫情高峰。 指揮中心說明,基於國人至當地有感染風險,指揮中心於1月25日起將帛琉之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提醒國人應避免至帛琉進行所有非必要旅遊。除基於(醫療)人道或急迫理由必須緊急赴臺之外籍旅客可另行申請外,入境旅客應遵循相關檢疫規定:所有入境旅客,不論身分(本國籍與外國籍人士等)或來臺目的,原則均應檢附「表定航班時間前2日內COVID-19

為降低醫療量能負擔,首批我國採購之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Molnupiravir抵臺,提供具重症風險因子之輕中度確診個案治療使用

2022-01-28 11:2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我國向美商默沙東公司採購之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Molnupiravir,首批2,016人份療程已於今日清晨運抵臺灣,將於完成通關程序後儘速配撥,提供具有重症風險因子之輕中度COVID-19個案治療使用,降低醫療量能負擔。 指揮中心指出,依據國際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輕症比率大約佔8成左右,但其中約9%的患者可能惡化為重症,主要的風險因子包括65歲以上長者、肥胖、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慢性肺疾、免疫抑制疾病/免疫抑制治療等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以及懷孕等,且其病程演化迅速,甚至導致死亡。截至本(111)年1月24日監測資料,國內輕中度CO

1月25日至2月7日維持第二級疫情警戒標準,並調整相關規定,請民眾自主落實防疫措施,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2022-01-28 11:2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因應國際疫情嚴峻,且國內發生新變異株Omicron感染事件,經指揮中心與相關單位溝通及評估後於今日宣布,今(2022)年1月25日至2月7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調整或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 一、維持加嚴之戴口罩規定,除少數例外情形,外出全程佩戴口罩: (一)運動、唱歌、拍照及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恢復為須戴口罩。 (二)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 1. 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 2....

全國醫院即日起除例外情形,停止開放探病,並調整住院病人、陪(探)病者及醫療照護人員篩檢及疫苗接種等相關規定

2022-01-28 11:28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因應社區傳播風險提升,為確保醫療機構對疫情的因應及保全醫療量能,自即日起調整以下醫療應變作為: 一、探病管制:全國醫院除例外情形,禁止探病。符合例外情形經醫院同意探病者,應出具探視日前3天內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探病者為完成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者,以公費篩檢;未完成者,以自費篩檢。探病者若為確定病例符合檢驗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3個月內,得免除篩檢。 二、住院病人入院篩檢:全國醫院之新住院病人,無論有無完成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預定(非緊急)住院者,於入院前3日內公費篩檢;緊急需住院者,於入住病房前公費篩檢。

自1月12日零時起(抵臺時間),將南非等10國調整為加嚴之三級流行地區之入境檢疫措施

2022-01-11 11:25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表示,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帝尼、辛巴威、馬拉威、莫三比克、埃及及奈及利亞等10國原列為以Omicron變異株為主的「重點高風險國家」名單,目前我國已累積對該變異株的防疫經驗,指揮中心經檢討及評估後,宣布將上述10國自「重點高風險國家」名單移除,並適用目前已加嚴之第三級流行地區來臺旅客的入境檢疫措施。 指揮中心指出,我國去(2021)年11月底及12月初為因應Omicron變異株,實施「重點高風險國家」來臺旅客管制措施,迄今已逾一個月,截至1月7日已執行162位旅客專案集中檢疫,累計篩檢出2例Omicron變異株病例。指揮中心將持續監視國際疫情,